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其子孙为官。这反映了汉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重农抑商
举一反三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华北地区取暖燃料中,木炭使用人群多为统治阶层和富人大贾,普通百姓多使用薪柴、作物秸秆和草本植物。据《汉书》载:“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树木虽可再植,但不为古人所重,并且人工植树也远远赶不上人类乱砍滥伐的度。到了宋代,森林资源更为减少。当时沈括曾为此而浩叹:“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宋代山西泽姚许多人“冒险输炭矿”,经销煤炭,当时还出现了官府专门管理煤炭的机构,并立官课税。宋庄季裕《鸡肋篇》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农村也不乏使用煤取暖者。

——整理自彭亮《谈古代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等

材料二:近代中国农村生活燃料主要指薪柴、秸秆、牲畜粪便、灯油、煤炭等。薪柴、秸秆、牲畜粪便主要用于做饭、取暖,灯油主要用于照明,煤炭主要用于取暖。然而由于近代中国农民贫困,无法购得价值较高的商品性燃料,如煤炭、油气等。在实际上,农村取暖多用薪柴、秸秆、牲畜粪便,如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尚恃牛马粪以为燃料”。

——摘编自任会来《近代中国农村生活燃料消费支出研究》

材料三:目前,农村以分散式供热为主。替代散煤取暖主要有4种备选方案:燃气壁挂炉、电直热(电热膜、发热电缆)储热式电暖气、空气源热泵。北方农村地区应该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地热)”的因地制宜思路,全面推广冬季清洁取暖,提高居住环境与生存质量。

——摘编自宫昊等《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加速农村能源革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