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诚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少;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夹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够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恭:肃敬,谦逊有礼。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畏:同“威",威严。哲:明智,聪明。由:奉行,遵从。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博强记

②非学无以广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①初春时节,到凤凰山去踏青。不经意间往水塘上瞟了一眼,看到水面上点缀着一个个梭状的漂浮物,菱角大小,浅褐色,东一个,西一个,像是谁随手抛到水上的;俯身细看时,发现每个“小梭子”都由水底一根细线袅袅地牵着。纳罕地问我夫:“你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夫仔细观瞧半晌,哑然失笑道:“荷钱儿呀!”——对呀!不是荷钱儿,又能是什么呢?只是,未及舒展的荷钱儿居然是这般楚楚可怜的模样,我真真是头一回见着。
      ②几天之后再来看,却见那一个个褐色的“小梭子”已欣然打开了蜷曲的自己,变成铺展于水面上的翠绿荷叶了。看着它们不由分说抢占水面的阵势,不由人心生快意——春天不就该这样么?不谦让,不讲理,先将暗淡浑沌的画布涂一层逼人眼目的绿色再说。
      ③荷花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④周敦颐赞美莲花道“濯清涟而不妖”。曾有个女学生指着这个句子问我:“老师,为什么作者说莲花‘不妖’?那么,谁‘妖’呢?”我被她问愣了,想了一会说道:“‘不妖’嘛,就是说这花不显妖媚之态,它不会魅惑你的手,让你轻易就可以把它摘回家去,它是一种自重的花;谁‘妖’呢?芍药‘妖’吧——你看,刘禹锡不就有诗道‘庭前芍药妖无格’嘛!”站在盛开的荷花前,我又忆起这段有趣的师生对话。其实,“妖”也罢,“不妖”也罢,不过是文人强加于花的一种自我情愫。我单喜欢荷花对污泥的报复!立足于那么污浊的环境,却义无反顾地用完美报复着丑陋。我喜欢在荷塘边的柳荫下小坐,听任那一派清芬涤尽我浑身的庸懦。我殷殷叮嘱自己:看一回荷花,你就要添一些勇气。
      ⑤莲子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⑥溽暑中,我像孩子一样,擎着两支青青的莲蓬。一粒一粒抠着吃白嫩嫩的莲子,就像在欣赏一个荷塘精妙的季度总结。是谁,把荷钱的心思、荷花的心思,一股脑地提炼出来,凝成这一颗颗饱满沁香的子实?这子实,不就是一个池塘的锦心绣口么?吃罢了莲子,也不要丢掉那空空的莲蓬,带回家,插进花瓶,看它慢慢褪掉青色,用萎顿却不失风致的姿态忆念着远方的池塘。谁见了都会夸:“好美的插花!”这时候,你就可以驱遣着思绪幸福地回到那个快乐的日子,向朋友娓娓讲述起一粒一粒抠着吃白嫩嫩的莲子的故事。尽管你仅仅吃了有限的几个莲子,但你心中那美好的回味却是难穷尽的。
      ⑦莲藕不能开口说话,我替它说了: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⑧在这池塘中安家的,就是这样一种植物,无论你在哪个时刻遇到它,都会觉得它是绝好的——幼年有幼年的疏狂,盛年有盛年的风光,中年有中年的奉献。有谁,能像它那样,把一生活成一个美妙的寓言?有谁,能像它那样,在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说: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节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座军营  那群士兵(节选)

    ①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的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眼前幻化出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孙雅雅。”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②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到!”“曲高远。”“到!”“牛飞鸣。”“到!”

    ③“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④“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⑤现场一阵沉默。

    ⑥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把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⑦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⑧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⑨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张嵩山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兵兵。

    ⑩杨伊洛说:“我看了张文英生前的日记,知道他有百年后把骨灰的一半埋在城垛山的愿望……可惜他出事后,尸体一直没有打捞上来。今天就带来了他的一双鞋子,等会儿我们上山,做个衣冠冢吧,好了却他一辈子的军人情结。”

    ⑪张嵩山看到那双鞋子是手工做的布鞋,似乎还没有上过脚。是张文英的老娘做的?可是,听说他的娘早早就去世了啊。

    ⑫墨春秀上前一步,看着那双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是当年俺娘给他做的。”

    ⑬张嵩山记得,当年这个村的妇女给部队的战友每人做了一双鞋,他的,也没有舍得穿,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室桌,直到退休他才收拾回家,锁进箱子里。

    ⑭没有人提议,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带着兵兵,带着张文英的那双鞋,朝城垛山走去。同行的人,除了张嵩山的战友,还有“鱼水新村”的全体村民。

    ⑮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唱起了那首《城垛谣》:这万万块秦砖吆,是咱一代代的骨头连骨头!这万里城墙吆,是咱一代代的血肉筑就!俺在关外头,您在关里头。十三雄关忠魂守,家园万代无边忧……

    ⑯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每个人的心似乎也沉醉起来……

    ⑰在城垛山上,选坟茔的时候,张嵩山选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他说:“得让张文英瞧得见咱的老营盘。”

    ⑱从未落过泪的杨伊洛,此刻泪水伴着话语:“兄弟们,我和老张明年就七十了,你们也都奔六十了,就让文英兄弟代表咱们,永远看护着老营房,永远呵护着城垛山吧。”

    ⑲新坟隆起,全体默哀,天空阴雨四合,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忽然,孙雅雅走出队列,朝着山下,朗诵起来。声音低沉,沙哑,是那么豪气,又是那么悲壮:“……啊,祖国,是军人心中的恒星;军人,是祖国忠勇的卫星……”

    ⑳雨,哗啦啦,大起来。这雨,似唱,似说,似乎在为九泉之下的张文英哭泣,似乎在向坟茔前的人嘱托着什么,似乎在为城垛山歌唱,似乎在为“鱼水新村”的未来欢呼……

(《奔流》2018年第9期、10期连载)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让生命化蛹为蝶

每次经过学校附近的药店,我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修鞋人。他双腿截肢,两个空空的裤管在风中随意地飘荡。据附近的人说,那是他早年在工地上,从五楼摔下来造成的,他的生意一直不错,倒不是因为他残疾,而是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A)每一天, 从那个地方经过的时候, 总是“故意”地往他工作的地方瞧一瞧。一个午后, 我拿着一双鞋要他修补,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笑, 那笑像清晨里的阳光,淡淡的暖侵袭全身。在跟他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他旁边一只纸质的蝴蝶和一些还未折的纸片。我拿起折好的那只蝴蝶,看了看,灵动,那飞翔的姿势伤佛就是一只奋力飞翔的真蝴蝶。

这个,您卖吗? 我拿着一个制作好的蝴蝶问道。

“嘿嘿, 不卖。 ”

“噗,那您折这些用来干吗。 ”

“你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他看了看一脸疑疑的我说, “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这么些年我一直像蝴蝶一样生活,我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化蛹为蝶。不过它救了我的命,呵呵!”

是啊, 一个修鞋的老人,编织着一只只蝴蝶,原来是在编织自己的生命。我不禁为老人的乐观和积极的精神所感染, 又对“不过它救了我的命”迷惑不解。我望着他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

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淡淡地指着那双空空的腿说: “你知道,我失去这条腿才18岁,我大好的人生将在暗淡的岁月里度过,我曾经偷偷地背着父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每一次都是被人发现,渐渐地我的心死了……”

他从口袋拿出烟,点上,吸了一口,朦胧的晕圈在我们上空飘荡。

(B) “有一天,和我住同一病房的小女孩把她制作好的蝴蝶拿到床前,对我说:妈妈告诉我,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蝴蝶,我也希望哥哥也做一只漂亮的会飞翔的蝴蝶。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震,仿佛看到了一丝阳光。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慢慢接受无腿的事实,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成那会飞的蝴蝶。

我听着听着,泪水从眼角悄悄地滑落,我的心一颤,刹那间明白我所遇到的都不算遭遇,也点醒了我那近乎麻木的神经。

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看到他跟他的妻子幸福地笑,我也笑了。原来,那些所谓的自尊, 勇气,毅力等都是我们自己束缚自己的“茧”。我一直在想,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会是怎样的幸福,还是平凡如常?

(C)以后每次找他修鞋,看着他娴熟的技艺和那一年四季不变的笑脸,我顿时明白:其实蝴蝶能不能飞并不重要,最让人欣慰的是那“破茧”的过程,重要的是他心中有一颗会飞翔的心。

原来,烟火尘世间,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是那般健美与幸福,总会有困顿、残缺与疾病等, 阻挠我们生命前进的脚步。可是, 当遇见它们时, 千万不要沮丧,你只需,静下心,听岁月的流淌声, 以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和克服。这样,生命必然会在新的曙光里,破蛹成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