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截至12月6日,2019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已达600亿,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为《哪吒》)以49.7亿元夺得冠军,创造了国产动画的票房奇迹。2019年的票房,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是三大票房重镇,其中暑期档报收135亿。“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哪吒》观众满意度87.5分,成为历史调查26部国产动画影片的满意度冠军,获得了票房和艺术价值的双丰收。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始于2015年春节,是一套独立于票房之外的电影综合评价体系。调查采用影院现场抽样调查、一线从业者和专家在线调查,以及大数据抓取分析等方法,以“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三大指数对国产电影进行综合评价。从满意度三大指数来看,2019年暑期档观赏性与2018年暑期档持平,思想性和传播度则均高于去年同期。口碑决定票房,档期满意度前五部影片与国产票房前五部相吻合,尤其满意度居第一位的《哪吒》以黑马姿态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站上了中国影史票房第二高位。

(材料二)

《哪吒》的成功有许多值得影视从业者借鉴之处。《哪吒》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它塑造的哪吒与传统哪吒不同。“魔童”二字已点出其颠覆的基调,讲述了被凡俗排斥、误会的“坏孩子”的成长,阐明命运要自己掌握的主旨。《哪吒》于《封神榜》,在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大胆的改编,让故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有现代精神的传递。可见,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汲取发展的不竭动力。

《哪吒》的剧本历经66次改版,在分镜、人物、模型等各个环节也多番打磨,力求为观众呈现最好的银幕效果。导演对电影的制作要求非常严苛。配音时,一句话经常被要求说上上百遍。该电影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最初全片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导演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镜头。成片中1318个特效镜头,占到全片的80%,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为了做好申公豹变回原形的5秒钟镜头,导演死磕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创作者正是本着对创作负责、用匠心追求极致的态度,才能够打造出这部现象级的影片。

(材料三)

电影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如今,5G已经商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到5G时代的快速和便捷。5G技术的核心是“高速度”和“广互联”,这必将深刻影响电影的制作和传播。电影画面的清晰度、电影影像的奇观感、电影欣赏的互动感将加强,电影将变得更加“好看”和“好玩”。对于影视行业而言,5G时代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内容时代,沉浸式VR体验会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从传播上看,在5G技术的影响下,网络速度大大提升,观众分享观影感受更为便捷,电影的口碑越来越直接影响票房的高低。电影的传播将更快更广泛,而且还可以基于强大的数据支持精准推送,电影的私人订制也将提上日程。当然,电影产业“内容为王”的定律还是不会改变。 , 无论网速多快,硬件多新,归根结底消费者还是需要优质的内容。没有好内容,就算是6G、7G,也没人会关注。

(1)、下面是同学们根据调查数据制作的柱状图,请根据(材料一)为这张图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词句,恰当的一项是()
A、①裁剪    ②技术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B、①裁剪    ②形式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C、①取材    ②形式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D、①取材    ②技术永远是为电影的内容服务的
(3)、提高中国电影质量,“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都不容忽视,结合以上材料,从这三个方面各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观赏性”方面:

“思想性”方面:

“传播度”方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老百姓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的内容是地道的“中国制造”,考查大众对常用诗词的掌握。之所以能让人耳目一新,是因为它没了往常靠明星脸吸人眼球的矫揉造作的表演,是地道的普通老百姓来唱主角,所有登台的选手都是从基层攻关夺隘起步,一步步战胜对手,最后冲向高峰对决。这个设计理念是让朴实的草根平民来演绎原生态的中国文化,它本身就打破了过去一贯盛行的“非明星便没有观众”的惯性思维。此外,在“百人团”“飞花令”等一系列的节目细节安排和精心编织的竞赛流程中,登台选手口若悬河、主持人仪态端庄、海内外观众倾心介入,不仅精彩纷呈,也把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深刻内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展示,因此一个本来普通的综艺节目,便呈现了精彩迭出、好戏连台、引人入胜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它是具有地道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一档综艺节目,它理应给中国当下的文化创新以更多更深的启示。

    (摘编自《为文化创新者点赞》)

    材料二:

    2019年2月,《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完美收官,其在豆瓣的平均分为8.5。

    目前正在热播的《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同样火爆。这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节目原创“和诗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经典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经典咏流传》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不仅让诗歌流传,也让歌词更有文化”。

    2016年初,文化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获得了极好的反响。随之也引起了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大爆发。从近几年的播出情况看来,文化综艺开年播出似乎成为了一项“传统”了。许多观众都表示非常喜欢这个“传统”。

    在2017、2018两年里,多档文化综艺诞生。比如《朗读者》《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非凡匠心》都在豆瓣获得高分。像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文化综艺,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中那样的粗制滥造,而是展现出了自己高品质的一面,完整地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材料三:

    《非凡匠心》节目简介

节目名称

非凡匠心

节目定位

为响应习主席的讲话“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而生的,具有“大国匠心”的一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类节目。点赞平凡生活中的手艺人,通过对他们生活点滴的记录和探寻,表达“不忘初心”的匠心精神,用“慢”文化引导时下浮躁的社会及“快节奏”的全民价值观。

节目内容

由张国立作为匠心体验引领者,每期邀请两位明星好友与他一起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策划推动同领域的殿堂级大师和新兴青年创作团体两代巨匠巧匠之间的传承与交融,打造两代匠心交相辉映的惊世传奇之作。将老百姓“听说过、没见过”的传统技艺真实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把握,为第二自然段补全首句。

一个语言片段有两种或多种解释,这种现象称为语言的“歧解现象”。

语言的歧解现象,{#blank#}1{#/blank#}。如“他叫张亮”这个语言片段中的“叫”,常用的词义有两个:①叫作,②呼叫。由于这两个词义同时存在,所以产生了歧解现象。在“他叫张亮,他的哥哥叫张明”“他叫张亮,叫了半天了”这两句话中的“他叫张亮”,就不会产生歧解现象。

语言的歧解现象,需要靠背景知识来克服。例如“他爸爸上午要做手术”这个语言片段,如果他爸爸是大夫,那就是他爸爸上午要给病人做手术;如果他爸爸是病人,那就是大夫上午要给他爸爸做手术。听话人如果了解“他爸爸”的相关情况,歧解现象就不会产生了。

还有的语言歧解现象,需要靠文化交流来消解。例如,汉语听力课上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留学生谈感想时说:“我多么愿意做一只大乌龟啊!”当时听课的几位新教师笑得前仰后合。在中国,“龟”一词从元代开始就被附加了贬义的比喻意义,如今没有人“愿意当乌龟”。可能在他国文化中,“龟”一词没有贬义,所以他才说出让中国人听了觉得好笑的句子。这是因文化不同而出现的一个对语言片段意义的歧解。

(《语言的“歧解现象”》董树人文,有删改)

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我爱我家》,以下是部分旁白,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家·母爱】大凡美好的文章,都需要将心绪沉淀,慢慢欣赏。泡一杯香茗,煮一杯咖啡,

品一品《秋天的怀念》,感受史铁生母亲在病入膏育憔悴之极时,还 ____ 地照顾瘫痪的儿子

的那份伟大母爱;读一读《散步》,感受作者在家人意见出现分 qí (            )时的选择中蕴藏的温情。

【家· 港湾】家,一个充满温馨、幸福的地方,默默承载着我们的一切。当我们感到劳累时, 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 , 在那里,我们得到身心的舒展;当我们遭受挫折时,家是我们力量的源  泉,在那里,我们得到振作的勇气;当我们经历失败时,家就像软软的抱枕,在那里,我们得到 心灵的慰藉。家是什么?是人生的来处,是难舍的亲情。

【家· 家书】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方法 和家教形式。

最早的文字家书出现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 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出现升级版的最好印证。在  这一历史时期,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使  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代代相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 的独特民族文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