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包括(    )

①富裕农民         ②骑士        ③领主      ④佃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举一反三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庞大的帝国,这些帝国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把①②代表的事件补充完整。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使雇主与工人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关系?请从全球发展的角度谈谈麦哲伦船队的贡献。

材料二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冬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要共走亚洲命运共同体》

(2)【家国情怀】【以史为鉴】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据材料二指出,如何才能保持文明的绵延传承?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材料三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四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3)依据材料三、四回答,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分别是如何应对各自统治危机的?日本、拜占庭帝国面对危机对其他先进文明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作效率提高,人们越来越愿意开垦荒地自主耕种,从而出现了土地私有制。随着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各国统治者也纷纷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拥有土地的人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地主阶级。铁犁牛耕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进而整个社会的各项制度也随之逐渐改变,也就是上层建筑发生改变。

——摘自王鑫《试论高中阶段历史因果解释的边界问题》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著《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巨大的贫富差距、深重的人文灾难,造成了英国社会的严重撕裂,工人开始斗争,社会动荡不安。后来,议会制定《工厂法》《劳资关系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有意识地把法律的天平倾向弱势群体,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体制内。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据此得出观点,经济变革推动社会变革。请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