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我们都渴望拥有诗意的人生,而诗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徒步时有柳暗花明”的诗意,读书时有“欣然忘食”的诗意, ……同样,阳光下的奔跑是诗意, ,秋日里的枯藤是诗意……青春岁月因为有了这些诗意而明媚动人。

举一反三
出北海,入故宫,小北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各题。

【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汇千载之思 , 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