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
自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在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道路上,已经(bá) ▲ 涉了40年。这个奖是对我4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肯定,让我满怀激情与喜悦,也充满了焦灼与感奋。我出生的山乡小县镇安,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湖,青年人几乎个个都在做着热辣辣的文学梦。我就是那时被襄挟进去,40年,再没有停止过丈量、勘测人性与生命温度的脚步。我要感谢我的戏剧,感谢让我阅历了几十年的中国戏曲。这让我最终在写作《主角》时,有了一种流淌与喷涌的感觉,几乎不需要做任何功课便能信手拈来。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写那些呼之欲出、欲罢不能的生命记忆,这个最靠得住。
《主角》不是戏剧小舞台的行当主角,而是饱蘸着社会大舞台演进的各色人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千年秦腔史,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自然会产生出前所未有之战栗、阵痛、持守与蜕变。我要感谢陕西那块厚土,养育了厚重大气的秦文化,也养育了前赴后继、延绵不(jué) ▲ 的作家群。我是从那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面对前贤,我们不能不敬畏他们的高度,并努力承接过他们的衣钵,继续奋力向前!
①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裹挟(xié) 信手拈(nián)来 拔涉 延绵不绝
B.裹挟(jiá) 信手拈(nián)来 拔涉 延绵不决
C.裹挟(xié) 信手拈(niān)来 跋涉 延绵不绝
D.裹挟(jiá) 信手拈(niān)来 跋涉 延绵不决
②根据陈彦的获奖感言,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他创作的源泉。要求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从70年文艺实绩来看,如果不是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厚根基,深入生活,同人民的感情、思想和心愿结合在一起,老舍就不会有《龙须沟》《茶馆》这样感人肺腑的剧作;如果不扎根人民、扎根乡里,周立波就不会创作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这样优秀的长篇小说;如果不是“不管漂泊到何处,心永远贴着黄土地”,对家乡人民爱得真挚、彻底、持久,路遥怎能展现出《平凡的世界》里那种时代巨变中年轻人的进取精神? 。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才会增强攀登文艺高峰的信心和勇气。
①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所拟写的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立波扎根黑土地,《暴风骤雨》给翻身农民画像, ① ; ② 寄情大运河,《 ③ 》为英雄儿女代言,唱响民族抗战的赞歌。
A.①谱写时代变革之序曲 ②曹文轩 ③蒲柳人家
B.①谱写时代变革之序曲 ②刘绍棠 ③蒲柳人家
C.①书写变迁时代之篇章 ②曹文轩 ③孤独之旅
D.①书写变迁时代之篇章 ②刘绍棠 ③孤独之旅
②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优秀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努力和成就。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作家们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初心。
C.作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创作出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近年来,中国文学之花在海外次第盛开。短短几年光景,中国作家频频走上世界文坛的最高领奖台,作品打入欧美主流文学市场。从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到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再到2016年曹文轩摘得儿童文学的(甲)“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桂冠,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在国际文坛实现(乙)“零的突破”,成为多个全球权威文学奖项的中国第一人”。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誶所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囯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①年级将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配发在专刊上。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推荐语,对书法作品及寓意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流畅洒脱,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B.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端正典雅,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汹涌大潮般的形势。
C.选用甲。该作品的字体属于草书,行云流水,整齐匀称。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如泅涌大潮般的形势。
D.选用乙。该作品的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端正,大小错落。诗句生动地表现了中国文艺正在蓬勃发展的盛景。
②引号有多种用法:①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②标示语段中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③标示语段中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两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甲)② (乙)③
B.(甲)① (乙)③
C.(甲)② (乙)③
D.(甲)① (乙)②
倔强{#blank#}1{#/blank#} | 婆娑{#blank#}2{#/blank#} | 虬枝{#blank#}3{#/blank#} | 宛然{#blank#}4{#/blank#} | 秀颀{#blank#}5{#/blank#} |
坦荡如砥{#blank#}6{#/blank#} | 恹恹欲睡{#blank#}7{#/blank#} | 旁逸斜出{#blank#}8{#/blank#} | 不折不挠{#blank#}9{#/blank#} | 楠木{#blank#}10{#/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