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如下图所示
居民增收渠道丰富多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居民收入来源由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等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变。2018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59.6%,比1955年降低38.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从无到有;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明显,由1956年的人均23元提高到2018年的2021元。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2%和10.4%,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70年来,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同时在解决住有所居上发力,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百姓安居乐业。首先就业水平不断提升。据市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3万人,连续12年保持在40万人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其次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3.08平方米和46.26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提高26.38平方米和37.06平方米。另外,社会保障水平显著增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994年的210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2120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由1995年的174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1536元/月。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据市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680家,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
(材料三)
70年来,北京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持续发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教育医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百姓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教育优先发展成效显著,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据市教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有1614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134.8万人,是1949年的3.7倍。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据市卫生健康委资料显示,2018年全市居民平均期盼寿命82.2岁,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居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70年来,北京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材料一: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部门倡导下,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9年12 月,全市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资源单位已有120余家,市级学工学农基地开发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已有200多门。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学农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开发了 58 门探究体验类课程,分为走进田间、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农产品实验室等八大系列,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校外资源校内共享,校本课程校外实施,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材料二: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北京市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例如,某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表1),目的在于为学生真正“走进田间”提供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种植实践中____。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表1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 学科知识 | “学科 + 劳动”实践活动 |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
化学 | 酸和碱 |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
数学 | 不规则图形面积 |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 统筹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域 |
物理 | 测量 | 测量种植园的温度和湿度 | 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生物学 | 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 |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 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
(续表)
语文 | 应用文写作 | 撰写种植日志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 总结种植经验宣传种植知识 |
材料三: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规定从 2022 年9 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榜样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