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①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泓碧水,或者一出家乡戏……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愁”。其实,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②从古至今,乡愁都传达了人们对故乡青山绿水的渴望。“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的乡愁存放在回塘水暖、凫雁自乐之中;“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梁衡的乡愁寄予在霍山脚下那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里。青山绿水才是美丽家园。就像洱海边的古生村,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农家院花开四季……清新静谧的自然风貌留住了乡愁之根。如果故乡失去了原有的美丽,那又该如何唤起人们的乡愁?
③乡愁不仅在故乡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还表现为人们对故乡传统风貌和生活体验的怀念。汪曾祺的乡愁停留在品尝过端午鸭蛋的舌尖上,老舍的乡愁存放在老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里,鲁迅的乡愁则 ……可见,传统风貌与生活方式如若渐渐消失,那么乡愁也将无处安放!难怪民俗专家冯骥才大声疾呼:“最近十年,我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来的劳作习惯。
④乡愁还传递了对淳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敬老孝亲的社会风尚的向往。相比“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语邻家言”的生活状态,大家更喜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坦诚相见;相比不孝顺父母、不赡养老人的新闻屡屡爆出,大家更怀念“兄友弟养、敬老孝亲”的礼治社会。传承着淳补民风、文明家风的人文乡村,浸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美好家园,才是每一位游子心中的故乡。
⑤乡愁,是人们一生一世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是一种文化印迹和精神归属。记住乡愁建设美好家园,其路漫漫,虽远莫阻。
(甲)第①段中提出了中心论点: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乙)第②段里列举温庭筠、梁衡及古生村的事例,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丙)第④段从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两方面,论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乡愁
李广田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因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