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2016年3月31日20点30分至21点30分,我国多座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在这一小时里,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倡导通过节约能源,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材料二:《中国环境报》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对准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
①天然气②核能③太阳能④石油⑤风能⑥煤炭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清洁能源】
(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从资源是否可再生角度看,太阳能属于{#blank#}1{#/blank#}资源。
【开发优势】
(2)印度所处的纬度比德国{#blank#}2{#/blank#},光热条件更好。
(3)中国的青藏高原海拔{#blank#}3{#/blank#},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比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日照时数{#blank#}4{#/blank#}(多/少)。
【国际合作】
(5)众多国家与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德国、澳大利亚属于{#blank#}5{#/blank#}国家。
(6)中国企业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blank#}6{#/blank#}的进步。
【大国担当】
(7)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合作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有效应对了{#blank#}7{#/blank#}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阜新市有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曾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以煤电产业闻名,被称为“煤电之城”。但因资源枯竭、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及环境污染问题。自90年代起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8年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阜新市推动经济转型,风力发电和装备制造业得到发展,利用废弃矿区建设汽车、摩托车赛道,打造“百年国际赛城”,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和绿色循环工业生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下图示意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阜新市地处北纬42度种植业黄金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人均耕地面积全省最高,是辽宁省的重要农业区域。近年来,阜新市开始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稳定了玉米产量,还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下图示意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