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姥爷来了

敬一丹

我姥爷来了。那是让我惶惑的1968年秋天。那一年,在几个月之内,妈妈、爸爸、姐姐先后离开家到干校去下乡。每走一个人,家里就空一块,我一点点失去安全感。家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弟弟。我13岁、大弟10岁、小弟7岁。

那日子怎么过呢?这时姥爷来了。姥爷是个大高个儿,但背有点弯了;浓眉大眼,但眼角垂下来了。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我和弟弟们写给妈妈爸爸姐姐的信里,总会提到:我们很好,姥爷也很好;姥爷不咳嗽了,身体很好;我以后一定多干活,不让姥爷生气;姥爷在我们都不太觉得寂寞。

我妈妈的工资一度停发了,家里日子过得紧。姥爷先给我们立了规矩,花钱得报账。记得那时,姥爷派我和弟弟出去给家里买东西,姥爷估摸着预支些钱,等我们完成任务回来酱油多少钱,醋多少钱,得说清楚,找回来的零钱,都得交给姥爷。有时,找回一分钱,心想,姥爷不会要了吧?但姥爷还是会问:找的钱呢?姥爷不识字,只认识数字,却会打算盘记账靠心记、心算,脑子特好使。

两年后,妈妈终于回家了,姥爷把攒下的200元钱,交给妈妈。妈妈意外,日子这么紧,怎么会攒下钱呢?姥爷说,就是怕你们再停发工资,孩子们得吃饭啊!

姥爷有时晚上喝一点点白酒,但从来没有什么下酒菜。冬天里的一天,我给他买了一点儿粉肠,让他喝酒时切上几片,可那天回家掀开锅盖,闻到一股香气,原米,姥爷把粉肠和白菜炖在一起,都给我们大家吃了。那天,我吃得很香,心里却很难受。

有了姥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不论是穷日子,还是愁日子,他都能找出乐儿,他从年轻时就是这样,我妈妈曾写道:小时候,爹赶马车风尘仆仆回家,一进院就喊:“大丫头,车上草里有花!”原来,他在草甸子割草的时候,遇到野花,就留心割下来,捆在草里带回家。因为,爹有七个孩子,五个是闺女,爹知道,闺女喜欢花,闺女闻声奔来,把草捆打开,野百合!黄花!蓝雀花!闺女一枝枝挑出来,找几个瓶子罐子,装上水,乐乐可呵把花插起来,贫寒的家里立刻就亮堂起来。爹看着花和女儿说:“好看吧?”女儿看着花想,爹奔波养家那么累那么苦,还有心思给女儿采花!

果然像我妈说的,姥爷把愁日子过得也挺有趣。

“冰棍——3分钱冰棍——”

吆喝声刚落,就听小弟在院子里,冲着四楼阳台大喊:“姥爷!姥爷!”

望下去,小弟正伸出三个手指头,充满期待地看着姥爷。姥爷就随手用夹衣服的小竹夹子夹上3分钱,朝小弟扔下去。小弟的目光紧盯着“目标”,飞快捡起,奔向冰棍!

有的时候,姥爷会逗一下小弟。他用竹夹子夹上小煤核儿,扔下去小弟不知有许,跑去,捡起,兴奋,失望。楼上楼下逗着,乐着,然后,姥爷再扔下去3分钱,看小弟欢天喜地心满意足地吃冰棍。这成了爷孙俩的游戏,老少都挺乐呵的。

假如没有我姥爷,那些日子会是什么样儿?那一定是愁云笼罩的日子,我和弟弟们的性情是忧郁的、胆怯的、缺少安全感的,甚至是扭曲的。幸好,有姥爷在,我们度过了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1)、两年的时间里,姥爷和我们度过了一段紧巴又有趣的时光,请概括一下其中的事件。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那天,我吃得很香,心里却很难受。

②闺女闻声奔来,把草捆打开,野百合!黄花!蓝雀花!

(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姥爷”的形象。
(4)、你从文章最后一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含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游宇明)
      ①人生有两种成功: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或权力;一种是虽然没有外在的成功标志,但你的性格有人喜欢,你的操守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就是,你拥有一颗纯净优雅的心。前一种成功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获得它们的人不会太多;后一种成功则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而心灵就像一棵树,有时难免生出枝枝蔓蔓,要让它保持纯净优雅,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修剪。
弦绷得太紧,否则,可能会有弦断之忧,但我们 同样不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个人工作、生活过于散漫,必然导致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从而一事无成。
       ②剪去阴暗。人与人相处,贵在灵魂透明。你的心灵透明了,别人与你相处才有安全感,你才可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一个人心理阴暗,事事都想算计别人,你的朋友就会愈来愈少,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人愿意帮你,寂寞、孤独、无助必然会成为你生命路上的一颗颗巨石。
       ③剪去浮躁。希望自己在生活中顺风顺水,在事业上平步青云,这固然可以理解,但你必须学会一步步来。春天只有播种,夏天只有浇水施肥,秋天才能指望有所收获。如果你为了追逐一夜成功而要省略奋斗的过程,那么,即使成功了,也肯定是虚飘的,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失去。
       ④剪去虚荣。俗话说:“人活一张脸。”在乎脸面,希望自己在公众中有个好的形象,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在乎不要太过,太过就变成了虚荣。现在有些人虚荣心极强,写了几十首诗,就自称“中国诗坛领军人物”;出了一本画册,就声称自己是“艺术大师”,这样必然让人反感。
       ⑤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欲望,没有正当的欲望,就没有奋斗的动力,就不会追求人生的灿烂与辉煌。然而,欲望永远是把双刃剑,它可能成就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你。过盛的权欲,会使我们走入吹捧、行贿的陷阱;过旺的钱欲,会让我们坑蒙拐骗、掺杂使假……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一个人懂得对欲望进行必要的取舍,也就懂得了人生。
       ⑥心灵是我们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拥有了一颗经过修剪的纯净优雅的心,我们也就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有删改)

阅读下列文章。

人类可以冬眠吗

      ①据科学调查,实际上,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由于低温的影响,变得不爱动弹。因为这时的食物非常缺乏,而身体又需要保存热量。

      ②在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会降到极低,它的新陈代谢、氧气需求和呼吸也会大大减少。不过,大部分动物都不会一直这样沉睡下去。它们会偶尔起来上个厕所、吃一些食物,或者伸展一下身体,来保证肌肉不会萎缩。

      ③有记录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类也能够进入冬眠一样的状态。2006年10月,一位日本人在攀爬雪山时失踪,24天后才被救援人员发现。他被发现的时候,医生确定他身体的新陈代谢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但他确实只是“睡着了”,经过治疗,成功地复苏过来。

④还有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当时他已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了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成功苏醒和复原。可见,人类自身还是具备冬眠的“潜力”的。

      ⑤人们还发现,当受伤的人进入冬眠状态后,就像被麻醉了一样。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出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目前,医生们已经可以用各种急救设备来降低病人的体温,以便外科医生能更顺利地为他们进行手术。

      ⑥但是,让人类“冬眠”的计划还很复杂。

      ⑦首先,咱们人不像动物,天冷了,咱们只要穿上厚衣服就可以照常活动了,就不需要窝在被窝里睡大觉了。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也就慢慢“退化”了。其次,单纯地用低温来让人冬眠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被破坏,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也会开始凝固,这一“睡”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⑧所以,现在用来使人进入冬眠状态的手段,实际跟麻醉差不多,需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办法只能使体型较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对体型较大的动物来说,药量小了不起作用,药量大的话又极容易引发危险。至今科学家们还未能成功地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实现“人工冬眠”。

      ⑨现在人类对冬眠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为了飞往更遥远的星球,宇航员需要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以便在沉睡中度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否则,到达那些陌生星球的,只能是机器人了。因此,人类仍然在继续努力探索冬眠的秘密,争取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4年4月,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目光

李汉荣

       ①依我看,我们积攒的,主要是一些目光。

       ②为什么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心上和身上会有温暖或滚烫的感觉?那肯定是我们的体内,存放着温暖或滚烫的目光。

       ③为什么我们记起某些场景时,心上和身上会有被碎玻璃扎伤的感觉,甚至会有锥心刺骨的感觉?你锁定这些场景,在深处找寻,一定能找到几束凶狠、敌意的目光,或者找到几缕失望、忧伤、悲凉的目光。从这些目光里,你会想起谁让你受到伤害,你又让谁受到伤害。

       ④几十年里,我见过的人少说也有几百万了,而能留在记忆里的,不过是那些欣赏、柔软、关切、智慧或恶意、冷漠的目光。它们像流星雨或火山灰,都存贮在你内心的岩层里了。几十年下来,我见过了多少生灵?在记忆里藏得最深的,还是那些与我交换过目光的生命。我曾与大槐树上的花喜鹊交换过问候的目光。我制止了上树捉鹊的猫和捣鹊窝的人。它们与我交流,总是温热的目光和喜悦的语言,让我的心充满喜悦。

       ⑤身体老了轻了,我们的生命却反而越来越重。那些好的目光,如宝石珍珠,存放在内心最重要的房间,我们经常于静夜抚摸它们,回味它们,被它们再次照拂,同时又为无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面前,表达谢意和敬意,而感到遗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友好的目光,恶意的、冷漠的,虽说时间已稀释了它们的份量,然而记忆还是时常被它们袭击,就如同跋涉过水深火热,双腿乃至浑身的骨头,难免被风湿性疼痛折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比我们的理性要精确得多,理性接纳了的,被理性过滤掉的,身体和心灵都悉数收藏,而且原汁原味原质。假如你能勘探你身体内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你将惊异它浩瀚的沉积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鲜保真最好的,正是那一脉脉、一束束、一道道目光。

       ⑥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

       ⑦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雨如棉,如黑夜的灯、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深沉而博大,如闪电穿透长夜又无声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读到了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⑧于是,我经常问自己:

       ⑨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你如何在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频频伤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一株嫩芽,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于是,你重新确认,备受欺凌的大地并没有掉头远去,她仍在这里,她用伤口做眼睛,辨认着那些再次向她走来的人们,向她投来怎样的目光?

       ⑩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的降落在我的阳台,怯怯的,以公元前的方言,试探我的心思,试探我对春天的态度,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或者冷落它?欢迎它或者拒绝它?我该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雨夜里的灯火,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那棵柳树,它的每一根手指都在传递一种古老而单纯的情思,它嫩绿的眼神,那点化过《诗经》、照拂过唐诗、抚慰过宋词的眼神,又投递到我的身体上和心上,那么,我该向它投去怎样感恩的目光?

       ⑪是的,我收藏着来自历史、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来自人群的各种各样的目光。

       ⑫同时,我投去的目光,也将被收藏,被某棵树收藏,被某朵花收藏,被某条河流收藏,被某盏灯收藏,被夜半的某颗星收藏,被近处或远处的某个心灵收藏。

       ⑬就这样,我们的目光,改变着白昼的光线,也改变着夜晚的品质,甚至,或多或少地,改变着宇宙的质量……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恒之莲——长生草

    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叶片轮生,每株8到__枚,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欧洲人见到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于是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

    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⑦长生草容易染上“根粉蚧”(一种吸食根部汁液的白色小虫),可以用蚧必治、速扑杀或呋喃丹等药物灌根,但这几种药都属于高毒性农药,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最安全的是整盆土倒掉,清洗根部后,将它植入新土中。

    ⑧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⑨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选自《博物》,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天漏

老胡这两天,心里犯堵,闹心,为啥?这话要慢慢说。

老胡有个莫逆朋友,姓辛,做房地产的,前年资金紧张时候,从老胡手里倒了一百万元钱。当时,辛老板为了求得老胡的借款,把一个鸭蛋清色的小瓷器,押给了老胡,说是祖传的宝贝。

辛老板把那宝贝交给老胡时,一再说:“胡哥, 这玩意儿,您可千万要收好,这是老爷子当年最喜欢的物件,我有了钱就把它赎回去,过了一年我不来,这玩意儿就归您。”

“别别!”没等老胡说完,辛老板已经出了门。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辛老板不但没来还钱,听说还跑路了。

老胡没法不闹心。心里犯堵的时候,他就拿出那小瓷器,瞅着愣神儿。

老胡的老婆一见老胡拿出那东西就来气,总要数落几句:“咱们借给他的, 可是一百万的真金白银,他的这个臭宝贝,是不当吃不当喝啊,你说说,你当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此时此刻,老胡还能说什么,只有默不作声。

这天,街坊李三来了。李三是在松州古玩城倒腾古币的“钱串子”,对古玩咯懂点。

李三一进屋,看见老胡正瞅着来子上的瓷器发呆,不觉眼光一亮,随后移步来到桌前,双手轻轻捧起那东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仔细看了一番 , 然后神秘兮兮地问:“胡哥,您在哪儿淘来的这个玩意儿?”

“怎么,这玩意儿还有说道吗?”老胡急切地问。

“当然有啊,您看这釉色青里透亮,说明这个东西应该是南宋龙泉窑出的青釉。”“值多少钱?”

“少说百十来万吧。”李三的语气很肯定,“过几天中央电视台 《鉴宝》节目组,要来松州城拍一期《寻宝进松州》。到时候,您可以让专家们给看看。”

节目组来松州了,那天,老胡也拿着辛老板的宝贝来到了鉴宝现场。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请专家们鉴赏。专家们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把瓷罐子看了个遍,看着看着就两眼大放光芒,抬起头问老胡:“老先生, 您这个宝物是怎么得来的?”

听专家这么一问,老胡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专家听完,哈哈大笑,大声说:“天漏、 天漏!

专家拍拍老胡的手,说:“老先生, 您捡漏了,捡了个大漏哇。您这个宝贝是明朝官窑出的瓷器。从颜色上看,叫青釉;从形制上看,是个斗蟋蟀的罐。当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这种斗蟋蟀的罐,只给朝廷制作,不流入民间。所以说,这是一件贡品,再从时间上说,应该是明宣宗时期的东西,因为明朝时,就明宣宗朱瞻基喜好斗场衅。”专家说完这句话,紧接着又说,“好东 西啊!”

“当然值钱了,拍卖价应该在三千万,还有升值空间。”

老胡听完专家这番话,吓得脸都白了。当天晚上,松州电视台就播放了那天鉴宝的节目,这个瓷罐子也像一颗炸弹,在松州城炸开了。

第二天,老胡在屋里来回踱步,对老伴儿说:“ 我看咱们还是把这东西给辛老板退回去吧?”

“不行,当初说好的,一年内他还不上钱,这个宝贝就归咱们了。”

“可是,咱们才借给他一百万,这个蟋蟀罐值三千万呢,留下它心里发愧。”“那也不行。

“拍卖价是三千万,可咱们卖给谁啊?留在家里不当吃不当喝。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烟灰缸,不值钱,退回去吧?”

有时候,事情就是巧,说曹操曾操就到。老胡的话音刚落,就有人敲门,老胡打开门一看,来人正是辛老板。辛老板一进门,先是道歉,说自己不该拖了这么长时间不还钱,又解释自己有多么園难。辛老板说完这番话就笑着说:“胡哥, 我今天来一是还您的钱,二是取回我那个祖传宝贝。”辛老板的笑容好尴尬。

听明白了辛老板的来意后,老胡没吭声,但是他老伴不干了,张嘴就要说,辛老板忙说:“ 我知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您这里两年多了,也不容易,我再给您一百万元的保管费。”

没等老胡开口,他老伴说:“那好吧。 ”

就这样,辛老板取回了那个被专家估价三千万的蟋蟀罐。但是,老胡对多收辛老板一-百万元,还是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那天,老胡刚要出门,就收到了快递。老胡打开--看,是当时那个专家寄来的信。

专家在信中说,他回去又查了一下资料,当时朱瞻基确实是让景德镇官窑制作过蟋蟀罐,但都是青花瓷的,还没有出土过淡青色的,所以老胡手里的这个蟋蟀罐不能确定就是真品。

老胡看完信,心里更忐忑不安了,他决意要把辛老板给的一百万元保管费退回去。老胡找到辛老板时,辛老板不等老胡把话说完,就情绪激动地说:“我已经多给你一百万了,你还要反悔吗?你的人品怎么这样呢?”

“什么,我的人品不好?”

老胡这回是真的弄不明白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