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j】云南省保山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运 B、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发展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
举一反三
“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加进来。
【天朝之梦】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
(1)从乾隆话语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推行什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结果如何?
【富强之梦】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
(2)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分别创办了什么企业(请各举一例)?
【独立之梦】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3)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举两例即可)?
【复兴之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你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研习活动

材料一

(恭亲王奕䜣等人)希望在不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达到“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的目标,其“自强”意识为后世所承继,成为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思想源泉之一。

——摘编自杨宏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转折的三个重大关节点》

材料二

甲午战败,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概乎其要,分为两途:一为保全清廷、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一为推翻清廷、实行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杨椒山祠(公车上书签名地)

颐和园仁寿殿(光绪帝在此召见康有为,准其专折奏事)

材料三   《新青年》刊登的部分文章

刊登时间

撰稿人

文章及主要内容

1915年9月

陈独秀

《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1917年1月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1918年5月

鲁迅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919年5月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5月

陈独秀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就女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长等问题进行讨论

1923年6月

瞿秋白

翻译《国际歌》,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