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

近代日本的侵略刺激了中国人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材料二: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威胁北洋政府取缔学生运动。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材料三:五四运动胜利以后,反帝斗争和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1)、材料一中吴玉章评价的是什么条约?为什么说这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2)、“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终于震醒部分中国人,刺激中国人进行了哪次近代化探索?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哪一口号直接反映了这一原因?各地学生的支持使五四运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1919年6月,什么力量发展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4)、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并归纳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说明其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目的上有何异同?
(4)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