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 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注释)①籥:古代乐器,形状像笛。②达:洞晓,透彻的知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告之曰

有巧譬善导

(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

【乙】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 , 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东海徐公君猷 , 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采道路之言,质之于子瞻,以为之记。

(节选自苏轼《遗爱亭记》)

【注释】①何武:字君公,西汉名臣,为人贤良方正,为官秉公执法,政绩显著。②徐公君献:徐君猷,当时黄州的知州,苏轼的好友。③啸咏:犹歌咏。④继连:僧人名。⑤谷:即巢谷,字元修,苏轼同乡人,此行来探访苏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