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小菜园

金鑫合

①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守着老家的一处老宅,孤独度日。在省城的二哥把母亲接到省城去住,没几天,母亲便闹着要回乡下,她说城里人多,车多,楼高,没有乡下敞亮,清净,方便。二哥便依了母亲。我把母亲接到县城,才两天,母亲便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让我把她送到乡下去。

②回就回吧,“孝顺”的“顺”字,不就是顺着老人的意愿吗。

③母亲回到乡下,把西边靠院墙的一片空地收拾干净,挖地,施肥,浇水,播种。一个月后,母亲的小菜园,已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充满绿色的小院让母亲走出了失去父亲痛苦和孤独的阴影。母亲每天的事情就是在院子里的小菜园捯饬、忙碌。

④这些蔬菜瓜果就像母亲的子女,严加看管,细心呵护,精心喂养。抚摸着蔬菜的叶子、结出的果子,就像抚摸着自己养育的子女。

⑤母亲知道曾经养育的子女长大成人了,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了,都不在身边了。母亲就把这些瓜果蔬菜当作曾经养育的子女。母亲会对着一颗菠菜说,石头儿呀,你最喜欢娘为你做的菠菜蛋花汤了,哪天回来,娘给你做菠菜蛋花汤,再浇几滴小磨香油,可香哩。母亲会对着一根头顶黄花、浑身是刺的黄瓜说,二妞啊,你最喜欢吃水灵灵的黄瓜了,娘给你摘下来,看,多像你小时候的样子水灵灵的,讨人喜欢。三儿呀,你从小就喜欢吃娘给你做的葱花饼,到现在都喜欢,每次从城里回来,你不吃鸡,不吃鱼,就要娘下灶房给你烙几张葱花饼,走了,还要带回去让孩子也尝尝奶奶做的葱花饼,说是比什么堡、什么基都好吃。

⑥我们兄弟姐妹每次回到乡下,回到老院子,都要围着母亲的小菜园品头论足,指指点点,就像鉴赏一副丹青妙手描绘的绝美艺术瑰宝。做饭的时候,母亲从菜园里摘些蔬菜瓜果,直接下锅。走的时候,我们会大包小包地拎着母亲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

⑦看着我们大快朵颐地吃着娘自己做的饭,大包小包地拎着娘自己种的菜,娘一脸的皱纹舒展着,灿烂着。此时的母亲是知足的,幸福的。

⑧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兄弟姐妹因为太忙,无暇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就站在村口的石板桥上向远方眺望。没有盼到子女的母亲失落地回到院子里,对着菜园里的蔬菜瓜果又是一番自言自语。

⑨一向硬朗的母亲忽然一天中风住院,所幸抢救及时,没什么大碍,但是出院后的母亲常常神志不清,丢三落四。很显然,八十岁的母亲再不能单独一个人居住生活了。经过商量,我把母亲接到县城和我一起生活。

⑩小区内有些住户把楼前楼后的空地开垦出来,种些蔬菜。母亲看到了就走不动了。我说,别眼热,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

⑪母亲吃过饭后,就在小区里转悠,散步。有时是我陪着她,有时是她一个人。还好,她一个人转完后,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自己打开房门。这让我放下心来。

⑫一天,一个邻居对我说,他看见母亲经常围着他的小菜园转悠,今天进去拔走一把葱。我向邻居道了歉。回到房间,看到母亲蹲在地板上正仔细地去除葱上的黄叶、泥土。

⑬母亲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我家三儿呀,最喜欢吃娘做的葱花饼了,今儿个呀,娘给你做葱花饼。

⑭我眼泪下来了……

(1)、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把下面的情节梳理补充完整。

→看管呵护,喂养菜园→→母亲中风,失去菜园→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抚摸着蔬菜的叶子、结出的果子,就像抚摸着自己养育的子女。(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我们兄弟姐妹每次回到乡下,回到老院子,都要围着母亲的小菜园品头论足,指指点点,就像鉴赏一副丹青妙手描绘的绝美艺术瑰宝。(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4)、文章以“我眼泪下来了……”结尾,有什么作用?
(5)、第⑧段说“没有盼到子女的母亲失落地回到院子里,对着菜园里的蔬菜瓜果又是一番自言自语。”母亲会说些什么?请充分发挥想象并结合当时的语境,补写几句。(不少于30字)
举一反三
阅读郑成南《父爱陷阱》一文,完成小题。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用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⑩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⑪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⑫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⑬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⑭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⑮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们当时的班里,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可品行却是一塌糊涂。他有点“斗鸡眼”,眼睛总像是在凝视鼻尖的正前方;头发理得极短,根根竖起;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差。当然,他最大的特点,一是穷,穷到非拖欠书杂费不可;还有就是爱打架,谁冒犯他,他就抡拳头。
       ②我和金龙几乎没有什么交往,那时我是个胆怯的女孩,我保护自己的诀窍是:不去招惹金龙这样的首恶分子,甚至连目光都不在他身上停留。
       ③有一天轮到我值日,却发现金龙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我放慢打扫的速度,故意看着窗外。隔了一会儿,忽听“呕”的一声,他竟跌坐在地上,牙齿将嘴唇咬出血来。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我拿出手巾给他擦血,他没接,只用手背在嘴上抹来抹去。
       ④后来我才知道他肠子有病,有时会疼昏过去。
       ⑤又过了不久,班里排练大合唱,准备国庆节全体上台演出,并且规定个人准备白衬衣蓝裤子,可金龙说他不参加。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于是我就出去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交给金龙。金龙先是推让,最后还是接受了。
       ⑥演出散场后,金龙将衬衣还给我。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令我非常惊喜 , 忽然觉得他并不是那么可憎。
       ⑦不久,班里就传出闲话,说金龙在他的小本子里记着我的名字。有人说那是个黑名单,上了那个名单的可能要挨拳头了。也有人说,金龙钟情谁,就把谁的名字记下来。
       ⑧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次我在闹市与金龙相遇。此时,他已是个沉稳、温和的父亲了。说起当年初中的生活,他忽然说:“你的名字也在我的名单册里……”
       ⑨我几乎叫出声来:“为什么?”
       ⑩他说他至今还保留着那个名单册,那里记的是帮助过他的人名。他是个不习惯言谢的人,但他以他的方式表达深藏于心的感谢和敬意。
       ⑪人与人骨于里也许翔墓里l重放.
       ⑫另一个我认识的女孩,也是家境贫寒到眼看要挨不过去了,后来社会送来了关怀,她的间学也慷慨捐款捐物。她将同学们的赠物放在箱中,舍不得动用,说是每天打开箱于看一遍,想到周围有那么多的关怀、爱心,就忍不住喜极而泣。她要水久保存它们,这是一生最宝贵的精神对富。
       ⑬还有一位学音乐的年轻人,怀才不遇,四处碰壁。有一次他遇上一位音乐大师,大师认为他有天赋,就给了他一张名片,并在上面写满赞扬的话。那年轻人从此敲开了音乐殿堂的大门,步入成功。后来,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把那张名片带在身边,一来表示永不忘知遇之恩,二来提醒自己要成为一个仁爱的、关怀他人的人。
       ⑭世界因为这大大小小、绵绵不断的人与人的关怀而变得永恒,事实就是如此。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②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宇?”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