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材料一:初中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上网,他花完了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些损友,并和他们一起在社会上滋事。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受到刑罚处罚。
材料二: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巨额打赏 频触底线】
曾源是家里的独生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网络直播,一平台主播得知他11岁后,诱导其利用平台“打赏”功能向其打赏。熟知母亲手机支付密码的曾源,用母亲手机先后向该主播打赏9万余元。曾源母亲得知此事后,气急败坏将其暴打一顿,并将其关在房间里反思。随后,曾源母亲联系到该直播公司,以孩子是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返还打赏的全部财产,对方不予理会。
【闪电行动 尘埃落定】
在与直播公司多次交涉无果后,曾源母亲选择报警。警方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该直播公司,在确认报警内容属实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认定曾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打赏行为无效;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认定曾源父母存在监护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最终,警方要求直播公司返还7万余元,并对曾源母亲进行了批评教育。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陈某,上下学经常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明知闯红灯不对,每当看到别人闯红灯也就跟着闯。陈某认为,只要路口无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认为车辆少或者没有车时也可以闯红灯。
材料二:陈某原本品学兼优,后来结识了几个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受其影响,经常旷课。后来更放纵自己并因在学校偷东西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去网吧玩游戏的钱,到社会上盗窃财物,还与两个“朋友”拦路抢劫,被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判刑。
材料三:陈某在管教人员的教育帮助下,逐渐认清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并决心悔改。后来,陈某坚持学习法律,多次到学校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教训启示警醒学生们成为某校的义务法治宣讲员。
①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国家依法打击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
③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④要增强规则意识,尊法守法护法
材料一 2017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至16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189人、4695人、5445人、5259人、8169人,分别占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71%、8.05%、8.88%、9.57%、11.04%。从犯罪人数看,2021年较2017年增加2980人,增幅达57.4%。
——摘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
材料二:15岁的学生赵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时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对此,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之后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