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对陛下(英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鸦片)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忍受,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材料二   1894年《申报》写到: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

材料三   世间无物抵春秋,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材料四   在2014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中国外交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1)、材料一这段文字是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说辞,你认为他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2)、据材料二,当时中国人对日本是什么态度?清政府最终战败根本原因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你认为材料四中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举一反三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方红》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blank#}1{#/blank#}

“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

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blank#}2{#/blank#}

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使我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blank#}3{#/blank#}

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00多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四倍。外商在我国投资项目累计达40多万个,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blank#}4{#/blank#}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lank#}5{#/blank#}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blank#}6{#/blank#}

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 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