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材料一: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材料一:毛泽东对商鞅的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利民的伟大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诚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中华正能量》,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止过错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罪及无辜常有。……他的这种重刑思想后来被韩非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非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⑤统一度量衡;⑥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⑧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资治通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