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剩骨/一狼得骨 B、意将隧/身已半 C、/毙 D、骨/静修身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一屠 B、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坐于前 D、一狼其中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也是一部文言小说集,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名作。 B、本文语言精练,人物形象鲜明。文中的狼贪婪凶残、阴险狡诈;屠户则自始至终表现得勇敢机智,这也正是他能够战胜狼的重要原因。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本文第⑤段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狼的憎恶之情,点明了本文的主旨,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