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材料一: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飞天》的照片。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错误的是( )
【文化篇】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中国传统于变迁》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思想篇】
材料三:“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科技篇】
材料四:趣说历史。
●苏格拉底认为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是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材料三 “故法者,王之本也。……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材料四 汉武帝接受①的建议,把儒家学说设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衷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摘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