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名校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下面叙事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阳光的两种用法

肖复兴

童年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太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时,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文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这叫作“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除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作者认为居家过日子还有一种必备的物件是(    )。
A、清风 B、朗月 C、老阳儿 D、暖水袋
(2)、“这样的法子很古老”中的“这样”指的是(    )。
A、烧好暖水袋 B、把老阳儿叠起来 C、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 D、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
(3)、“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中的“这样”指的是(    )
A、毕大妈不用火烧热水,直接用缸里的冷水解决孩子洗澡问题。 B、毕大妈的孩子多,洗澡时连玩带洗,噼里啪啦,与众不同。 C、毕大妈的孩子比较多,洗澡的时候需要排队一个个接着洗。 D、毕大妈接满一缸水,把阳光溶解在水里,然后给孩子洗澡。
(4)、“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是(    )句。
A、疑问 B、设问 C、反问 D、感叹
(5)、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阳光的温暖 B、被窝的温暖 C、母爱的温暖 D、暖水袋的温暖
(6)、“阳光的两种用法”指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7)、“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依据文本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当值日生

    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薄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①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②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③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④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偷头看了他一眼,⑤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⑥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mò)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课外阅读我能行。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liāo)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阔,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直面阅读轩。

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愕,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噗地一声,径直掉了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是刺猬吗?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处,弯腰望去,水沟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第二天,夜幕降临,我偷偷地躲在枣树背后,捧一把红枣撒在枣树周围。

    突然,我眼前一亮,小刺猬钻出了水沟,径直向枣树底下跑过来。它发现了红枣,向四下看了看,来了个就地十八滚,背上扎满了红枣,一溜烟地跑回去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