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名校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一:自2012年年末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最少倒掉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2月,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下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年龄段

打包比例

浪费情况

20岁以下

38.6%

12.6%

21-30岁

43.2%

16.1%

31-40岁

56.5%

13.0%

41-50岁

58.7%

10.3%

51-60岁

53.3%

11.6%

60岁以上

56.5%

10.5%

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________”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材料一,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
A、20岁以下 B、31-4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2)、根据材料一,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以下 B、31-40岁 C、41-50岁 D、60岁以上
(3)、联系上下文,填入材料二横线处最合适的名言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4)、短文中“必剩客”“光盘族”“兜着走”分别指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dǎng)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