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山门圮于河            ②湮于沙上

③如是再啮               ④阅十余岁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笑曰 B、当求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 D、其反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①师之。时②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③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④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注释】①翕然:一致。②时:即杨时。③赴告:报丧。④游酢:人名,北宋文人。
                                          (选自《宋史·杨时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