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①(1+0.01)365=37.8 ②(1+0.01+0.01)365=1377.4
③(1﹣0.01)365=0.03 ④(1﹣0.01﹣0.01)365=0.0006。
【新闻背景】 为找到一份好工作,武汉一名硕士生花费上万元整容,认为“变脸”后可扫除就业障碍。
【新闻评论】 大学生为就业花巨资整容,并非一句“非理性”“缺自信”所能解释,这折射出就业环境的相貌歧视问题。尽管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是“外貌协会”,但是谁又能否认择业就业中存在的以貌取人的倾向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能力胜任的前提下,①,但是,对相貌的重视走向极端,比如以身高门槛把求职者拒之门外,甚至因为相貌丑陋而不予以录取,这就不是以貌取人,②。这位大学生的就业整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促进就业环境的权利公平、机会平等和规则公平,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有人总是认为,{#blank#}1{#/blank#}。事实上,拒绝岂止是简单的技巧,更是不违背为人原则之下的一种实力与底气。一个人要拒绝利欲诱惑,要么你有实力,要么你有底气。有实力,是因为觉得这一切我完全唾手可得,何必再弯下腰去;有底气,是因为你相信自己,即使现在不可得,{#blank#}2{#/blank#}。拒绝,{#blank#}3{#/blank#}。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________,但网络________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________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________。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他隐姓埋名40年,一生为国铸核盾,先后参与和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等多项核试验,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做出杰出贡献。
曾宪梓:香港企业家。积极组织海内外华人到内地投资,捐资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医疗事业达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港元,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为香港回归祖国做出重要贡献。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blank#}1{#/blank#},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blank#}2{#/blank#},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诗句){#blank#}3{#/blank#}”的奇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