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点,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成功时的一个拥抱……这些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以“一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注重细节描写,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套作,书写规范工整。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中华大字典》对“敬畏”的解释:敬也,服也。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诚恳待之,不敢有丝毫傲慢;谨慎待之,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们每个人对待自然、历史、人生、事业等等,都应怀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不容易浮躁,不容易轻忽,内心自然生养宁静、正气、庄严、崇高,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节制,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在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李嘉诚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励志格言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怀疑,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怀疑有如草木之牙,从真理之根萌生”……从小到大,我们读书做学问,常常听到教诲,要学会怀疑。
怀疑,有时给人的感觉又很难。互联网时代,搜索一个知识点,常会冒出好几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何止是读书做学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总会爆发一场“口水战”,吸引不少人围观甚至参战。更有甚者,很多人总是在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青年人要正确应对人生新阶段的困惑与挑战。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管是苏洵、杜牧,还是王安石、魏征,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国家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精神。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当然,他也认为我们当代很多青年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身上肩负着未来社会的责任。请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以“青年学子与社会担当”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向学校校刊《朝花》的“ 时事评论”栏目投稿。
要求:①立论具有针对性,论证结构明晰,阐述富有理性;②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③使用规范汉字,书写工整,不少于 800 字。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④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以上是课本中的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迪。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合,可立意为“立弘毅志向,筑相爱盛世”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