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名校期末测试卷

阅读理解

消失的年声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声。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燃放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很,不只是鞭炮声。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响亮,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儿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声,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有删改)

(1)、文中具体描述的消失的年声是
(2)、文章是以(    )为题。
A、人物情感 B、叙述的对象 C、事物的名称 D、故事情节
(3)、“踩岁”的目的是(    )。
A、祈求来年吉祥。 B、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C、穷人家用它代替燃放鞭炮。 D、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快乐。
(4)、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

A、老北京只有龙须沟那儿还有人叫卖小金鱼儿。 B、叫卖小金鱼儿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听到。 C、强调大年初一的叫卖小金鱼儿声在老北京过春节中的重要性。 D、龙须沟那么穷,都有人叫卖小金鱼儿,其他地方更应该保留这个习俗。
(5)、“踩岁”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6)、[疑难]你怎么理解文章题目“消失的年声”?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使你自己成为珍珠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怀才不遇,对社会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让他伤心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要自杀时,一位老人从附近经过,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和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他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又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你应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有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

    你想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的顶点。

    若要卓然出众,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随从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新加坡)尤今

    有一回,在飞机上,一名五六岁的小童因为穷极无聊而不断地用脚踢前面的椅子,一下、两下、三下、无数下,我就好像坐在颠颠簸簸的小舟里,晕头转向。在忍忍忍而无法重新再忍的情况下, 转过身,礼貌地要求他不要再踢。可我一坐下来,便听到他大声说道:“前面那个人好讨厌啊!”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母亲竟细声附和:“是啊,真是讨厌,别理她!

    我默默地想,在这种是非不辨的家庭教育下,男童今天踢的是椅子,将来也许便会毫无分寸地踹在别人的心叶上。当他狠狠地踹着别人时,他的脚板,长着一块无知无觉的茧;而这块厚厚的茧,是自小在父母的助长下形成的啊!

    另有一回,在大庭广众里,看到了一幕让我心重如铅的“人间闹剧”。

    一名约莫七岁的男孩,站在池塘旁嬉戏。池塘里,多尾锦鲤以缤纷的色彩织出了让人心醉的斑斓图景。小男孩拿着一大包油腻腻的炸薯条,双手一翻,便想倒进池塘里,佣人眼尖,劈手夺下。男孩非常生气,飞起一脚,结结实实地踢在佣人的膝盖上。佣人吃痛,颤声说道:“我去告诉你妈妈!”小男孩问:“你说你要告诉我妈妈?”佣人说:“是啊!”小男孩有恃无恐,又提起腿来,连续踢了佣人两三脚,边踢边说:“你去讲啊,我让你讲个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女主人出现了,她气定神闲地喊着:“汤尼,你在玩个啥呀?”瞧瞧瞧,儿子出了狠劲在踢佣人,佣人被踢得龇牙咧嘴,落在她眼里,竟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游戏!

    小男孩今日踢的是佣人,他日,当养而不教的父亲母亲拂逆了他的意愿时,他那双凌厉无比的脚,会不会朝父母踢过去呢?

    再有一次,一名穿了校服的小童,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蹦一跳地在路上走着。路旁,躺了一只野猫,病痛像烟气一样缠绕在它软绵绵的躯体上。小童经过它身边,说时迟、那时快,抡起脚猛力踢去,病猫闷哼一声,像棉絮般的身子飞得老远,当它跌落地面时,我仿佛听到香消玉殒的声音。实在气不过,我大步迈上前,对男童说道:“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猫……”话还没有说完,男童的母亲便气急败坏地抢着对他说道:“是啊是啊,我和你说过的呀,不要随便去踢这些肮肮脏脏的野猫野狗,它们如果被你踢痛了,会咬你的呀!你怎么不顾危险呢!”我一听,整颗心都凉了、瘪了。孩子踢猫踢狗,是任意蹂躏其他生灵的丑恶行径,她没有教导孩子尊重生命之道,却把训斥重点引到其他层面上!

一个惯常用脚把其他生命踢个稀烂的孩子,胸腔里的那颗心,慢慢会变得僵硬,像石、像铁。成长之后,在职场上,或者,在黑社会里,他可能时时会使出“连环三脚”,冷酷无情地滥杀无辜。

    踢,是人类的本能。婴孩呱呱坠地不久,便已懂得了用那双粉嫩粉嫩的腿,一下一下地踢进空气里,快乐而惬意。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导孩子如何踢、踢什么、该不该踢,通通都是父母的责任。

    睿智的父母,会教孩子以坚韧的毅力踢掉妨碍成长与成功的各种困难;然而, 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放任孩子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去踢,小则踢椅子,大则踢生命,最后,把自己的品德与人格都踢掉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