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读图理解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五种生物形成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资料 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黑龙江也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 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
资料二: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聚焦于“塑料污染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全球塑料污染。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有助于全球治理塑料污染,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资料一: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资料二:《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命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是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