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试卷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 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 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II

(1)、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

(3)、依据材料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5)、被国际公认的已经成为处麵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6)、

下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7)、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举一反三
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和冲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力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摘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有删改

材料四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形势,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摘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刪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