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最苦命的好汉——林冲

马幼垣

《水浒》描述豹子头林冲的遭遇,精彩绝伦,悲愤感人,使其人其事活现纸上。在梁山集团接受朝廷招安以前的情节里,武艺首屈一指的当推王进,居次位者则非林冲莫属。王进没有上梁山。林冲便成为梁山集团中武艺最超卓者。

《水浒》夸耀英雄不好色,成家立室往往只堪称交代伦常责任而已。尽管如此,有家室的梁山头目全部携眷而来,在山寨续享家庭乐趣。在上山过程当中,妻子成了牺牲品的秦明,马上可以续弦。这情形使林冲独特之处显露无遗,他与妻子是整本《水浒》书中唯一足称佳偶天成、却遭横祸、尝尽生离死别之痛的夫妇。别人投靠梁山集团以后可以续弦(秦明),可获美妻(王英),唯有林冲之空室独处,从未为兄弟们所关心。宋江赐貌英艺高的一丈青扈三娘给急色短义的矮脚虎王英时,难道,他全没有想过论貌量才,林冲和扈三娘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虽换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林冲不能再组织家庭的命运还是改变不了。单看他从享有最美满的家庭生活沦落到永作鳏夫寡人。林冲所受之苦那是别人不可以比拟的。

再看另一点,情形也相同。

梁山人物遭刺配者不少,沿途受苦的程度却很有分别。有人平平安安地到达发配地(朱仝、杨志),也有人虽遇意外而能自保(武松),更有逢凶化吉、变充军之行为集友之旅者(宋江)。林冲刺配,则是实危真险,一波接一波。如果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及时救护,林冲一世英名就栽在两个没有多大本领的败类之手。

考察的角度也可以再换一个。

晁盖和宋江入主梁山以来。广纳四方投归之士,从此再没有来者遭拒之例。林冲上山,仍在王伦当政之时,就比别人多了遭拒一难关,逼得素本“人不负我,我不负人”守则的林冲要违背良心,企图斩杀陌生人杨志,以赚取山寨收容。对耿直的林冲来说为何林冲却要承受额外的折磨?

林冲所挨之苦尚不止此,《水浒》虽描写高俅为狠毒至极的大恶人,真正受他所害者,其实仅王进和林冲二人(或者勉强可加上,鲁智深、杨志)。王进在书首昙花一现后,便了无踪影,可以不论,因此梁山一百零八个头目当中,来横祸地吃尽高俅苦头者,仅林冲一人。除了说明林冲特别命苦外,此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梁山大聚义以后,高俅连番举大军来犯,梁山终活捉了这个天下好汉得之而后快的大恶煞,随后发生的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好戏。宋江不仅不惩罚这个大恶人,反而纳头便拜,亲解绳索,口呼死罪,乞高俅代其安排招安!目睹这幕,林冲必定觉得天聋地哑,痛苦万分。这种心灵之苦应尤烈于以前所受的皮肉之苦。

(选自《水浒人物之最》,有删改)

(1)、(学习任务一)   内容概括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林冲“苦”在哪里?

(2)、(学习任务二)   专题活动

文章中划线句“梁山人物遭刺配者不少,沿途受苦的程度却很有分别”。班级开展专题活动——“梁山好汉的发配之路”。请你参与并完成表格内容。

代表人物及

发配之路

罪名

情节概述

综合发现

林冲发配

沧州之路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虽然都是发配,但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有人九死一生,有人却是享受优待。从这些差别之中,我发现了水浒英雄上梁山的一个重要原因:⑤

宋江发配

江州之路

宋江因杀阎婆惜案发发配江州,但因其广交江湖朋友,他的杀人行为反而成为备受江湖传颂的英雄之举。加之宋太公银两的打点,宋江不但被发配到了条件优越的江州,而且沿途颇为享受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武松发配

恩州之路

盗窃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3)、(任务三)名家评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评价:“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你认可金圣叹的评论吗?请结合马幼垣的文章及原著的有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沿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选自《散文海外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