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虛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条约部分内容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第九款按照西历1901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界碑”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中指出,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请判断是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个条约
(4)、以上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举一反三
长安街·文化景点·历史记忆

材料一:东交民巷的建筑

1860年西方列强纷纷在北京东交民巷占地建立使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东交民巷被划为外国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1901年以后的十余年里,各国使团掀起了大规模扩建或改建使馆的高潮。到1912年,东交民巷使馆区与上海、天津租界的洋建筑风格一致。20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喜仁龙博士把他在北京所看到的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建筑称之为“倨傲的新客”,“唯有洋式或半洋式的新式建筑….破坏了整幅图面的和谐,蔑视着城墙的庇护…·其效果自然会产生某种不协调”。——摘编自郑孝燮《东长安街是北京最重要的近代历史带》

材料二:

时代背景

北京饭店大事记(节选)

A

1946年春,为避免军事冲突,国、共和美国三方各派一名委员,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北京饭店是接待军调部三方代表的重要场所。

B

1949年10月1日国庆宴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共出席600多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党政领导人出席。

C新中国政权巩固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9月10日,扩建后的北京饭店首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D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夫人专程来北京饭店厨房参观玲琅满目的菜点。

材料三:手绘长安街及延长线上的部分历史文化景点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侵略与沉沦】

材料一

图A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通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图A中①处的通商口岸是____,对比图A两幅形势图中通商口岸的分布,可看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

【压迫与觉醒】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

——摘编自邓元时 《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2)请写出图B战争中的战役一例及对应的民族英雄。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腾飞与桎梏】

材料三   下面是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观点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观点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3)请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选择材料三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说明。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感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