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 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中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中国共产诞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囚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四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1895~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最基本的特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根本差异性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说明《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四指出影响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