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战歌”。李贺在诗中描绘了一场的战争,赞颂了作战将士的精神。(均用四字词语回答)
(2)、你从诗中看到了几种色彩?请写出至少三种。任选连续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色彩在你脑海中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然后答题。

【甲】寇准传

    (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徴也。”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贬准为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

【乙】江南春

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丙】

    读(寇准)《江南春》,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有删改)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就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③端委:朝服端正宽大,这里指朝服。④澶渊:地名,辽犯宋兵临澶州城(澶渊郡),宋军在寇准带领下战胜辽,后结澶渊之盟,宋辽百年无战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