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篆刻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它以美寓意,以美养心。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篆刻艺术,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古钟博物馆推出了篆刻展。参观前,同学们查找了对篆刻的介绍。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篆刻”一词原为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本指作赋修辞时雕章琢句,后来逐渐演变成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古印可谓不jì其数(甲)不同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印章(乙)先秦时期的古玺大开大合,秦印苍劲俊秀,汉印庄严雄浑,唐宋官印屈曲盘旋……可谓①。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好手如林,②:明代的文彭被人奉为“篆刻之祖”,他的篆章秀丽典雅,最具特色,开创了皖派;与文彭齐名的何震,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徽派;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丁敬和邓石如,他们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它rónɡ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体现了中国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中国篆刻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以上文段中划线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镌”的读音为“juàn”   “jì”应写成“计” B、“镌”的读音为“juān”   “jì”应写成“记” C、“髓”的读音为“suǐ”        “rónɡ”应写成“融” D、“髓”的读音为“suí”        “rónɡ”应写成“溶”
(2)、以上文段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处应填“巧妙绝伦”  处应填“各成流派” B、 处应填“异彩纷呈”  处应填“惟妙惟肖” C、 处应填“巧妙绝伦”  处应填“惟妙惟肖” D、 处应填“异彩纷呈”  处应填“各成流派”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冒号

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4)、以下是一则新闻的草拟稿。请你概括其主要内容,为同学们做推送。

        9月9日,“印记中国(1949-201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众多精美的篆刻作品令公众穿越历史,记录了70年来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400余件来自专业篆刻工作者、大中小学师生、企业员工和科研单位职工设计创作的篆刻作品集中亮相。从新中国成立之时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到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作的最新篆刻作品,种类繁多。印章的内容不仅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渝铁路通车、红旗牌轿车制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里程碑事件,还记录了的确良、籼(xiān)型杂交水稻、复兴号等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5)、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其中修辞方法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件篆刻作品由篆法、章法、刀法组合而成,真像是一首悦耳动听、气势恢宏的交响乐。 B、我最爱秦汉之印,它壮如舞剑,细如抽丝,放如纵鹰,收如勒马……真是其妙无穷。 C、如果能有更多人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篆刻艺术怎能不开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绚烂花朵? D、篆刻作品倘若疏密处理得当,做到密不容针,疏可走马,则会生动活泼,令人赏心悦目。
(6)、一位同学拟将一副对联做成篆刻作品投稿。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__水流开________②

鸢飞________③________悟 ________④

A、①脉脉        ②天机         ③鱼跃         ④画意 B、①山静        ②画意         ③鱼跃         ④天机 C、①山静        ②天机         ③戾天         ④画意 D、①脉脉        ②画意         ③戾天         ④天机
举一反三
语段阅读

(一)论教养(片段)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 , 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cuò jué,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二)故乡(片段)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 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三)创造宣言(片段)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