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鼠好夜窃粟①。越人置粟于盎②,鼠恣③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越人溺鼠》)

(注释)①粟:谷子,小米。②盎:一种陶制的盛器,口小腹大。③恣:放肆、放任。

(1)、下列各项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恐前后受敌/回也不改 B、两狼之并驱如故/学不思则罔 C、奔倚其下/去后 D、禽兽变诈几何哉?/下车引
(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攻击) B、粟以水(交换) C、屠自后断其(屁股) D、夜,鼠复来(这)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同是人与动物的较量,(甲)(乙)两个故事中狼和鼠都很贪婪。 B、(甲)文《狼》中写屠户御狼杀狼,表现狼的狡诈和屠户的无可奈何。 C、(乙)文《越人溺鼠》中的越人利用对方的弱点将其制服。 D、(甲)文《狼》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旨。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