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一)《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增长才干 B、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轻薄、浮躁 C、家无井而出汲          溉:灌溉、浇灌 D、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行                           因往晓 B、修身                                 刀劈狼首 C、有闻传之者                         温故知新 D、非得一人井中也                 我如浮云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整个国家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 B、《诫子书》中,“静”是一个核心词。“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淫慢、险躁”是其侧面表现。 C、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在短小的篇幅中简要地叙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没有多余的描写,十分生动。 D、《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