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复兴之路》(上)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上)(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2)材料二中,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3)材料二中,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具体指的是哪三民主义?(1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简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材料一:梁启超《变法通议》中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分理也。”
材料二: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三: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一:
材料二:康有为托孔子之名及皇帝威严去变法,但他依旧失败了,因为慈禧太后甘心作为顽固势力的中心。清朝皇室及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的顽固势力实力雄厚,形成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反潮。加之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力量的弱小,他们所要依靠的皇帝又无实权。虽然这次变法失败了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