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对国企的初步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国企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坚持执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自主权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材料二: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材料三: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材料四: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社会的大变化、大转型阶段。各国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形成了“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的竞争局面。不想被亡就需要求变。要增强国力,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在秦国商鞅废除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的世袭特权,重订爵秩等次,建立起适应秦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制度,商鞅改革户籍制度,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实行分户分家政策,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居住于一个大家庭内,限制父权大家庭,激发小家庭的独立自主和权利意识。

——张俊英等《商鞅变法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

材料二     1933年3月4日,正是美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朋友们对罗斯福说,如果它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如果失败,则是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自己却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罗斯福就职后,立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旋风式”的“新政”运动。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复兴,其次是改革。罗斯福新政几乎囊括了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杨目《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材料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以及科技、教育等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从经济体制看,存在着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等等弊端。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商鞅变法的客观因素及本次改革冲击了哪些原有权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特点。材料二罗斯福的朋友及罗斯福本人对就任美国总统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改革过程中是如何解决政企不分问题的?

(4)综上,请你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动改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