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试题
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材料三:《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两宋时期,水稻栽培由粗放的直播法逐渐转变为移植法,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朱熹在《劝农文》中就曾提到:“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陆游也曾写下“浸种(育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的诗句。
材料二: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①雕车(轿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②会寰(huán,广大地域)区之异味,悉在庖(páo,厨房)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摘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一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材料二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 火药和磁石,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 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培根《新工具》
材料三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 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中西500年比较》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