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是中国晚清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不仅创办了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而且编练军队,筹设海防,兴办教育,但洋务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这一崭新的实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开始于19世纪什么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什么工业?其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特区最早设立于哪一年?后来哪一经济特区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此后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民报》发刊词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於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1925年孙中山遗训

材料二: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信中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材料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