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湘潭市2020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各国政府,都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的重要位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执政初期, 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材料二: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称。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得以真正确....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 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因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情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三: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居民贫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是新中国1952- 2019年国民收入变化图。

材料四: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自习近平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罗斯福执政初期“庞大的失业大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为此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2)、二战后西欧社会的贫困问题日显,各国纷纷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缓解危机。请从材料二中提取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观点,并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园民收入的变化,请任选一个阶段(1952 -1962年,1962-1972年,1972-1982年;1982-1992年,1992—2002年,2002-2019年),概据这阶段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党为何要狠抓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谷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晨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粮食供应困唯,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你为“斯大林式”,据苏联官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地,大力加强国家寻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包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