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十二次统练(6月)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有所记。”予发书按图 , 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 , 至无所窝,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三司,然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子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子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遣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遭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树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宜书不可以不书 , 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相关链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子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忱,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所记 愿:希望 B、覆溺之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显用之 常:曾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滕侯之所也            击破沛公军 B、昔舟之往来湖中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C、其有事于州者远劳          庸人尚羞之 D、三司               纵一苇所如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B、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C、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D、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4)、下列全部是对修建偃虹堤的好处的相关叙述和概括的一项是(   )

①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②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③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

④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

⑤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⑥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发书按图。

②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③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7)、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概括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言情怀中获得的感悟。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