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A)
材料一:2016年1月5日,《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娱乐游戏、完成作业、查阅资料和放松休息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在网络交往方面,85.7%的未成年人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50.9%的未成年人在网上结交到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新朋友。
材料二:2016年6月4日西部网载文指出:年仅16岁的少女刘某,被同校男生张某通过QQ单独约出校外,并最终被张某的花言巧语诱骗到宾馆强奸。
周记片段一:周末,我参加了家族聚会,我带了我心爱的智能手机去参加家庭聚餐,家族中很多小孩与我一样,饭桌上,我们70多岁的叔公老人多次想跟我们说说话,但我们都抱着手机聊天,叔公一怒之下离席而去,留下一句话: “你们跟手机聚餐吧!”。
周记片段二:班级微信群里,总有个别同学给老师取难听的绰号,言谈之间也时有粗言秽语冒出,让人觉得很难堪。
周记片段三:班里新转来一个同学,据老师介绍她来自偏远地区,从她的穿着看家里应该不像其他同学家那么富裕,刚到新的班级,她好像还不敢跟新同学说话。
①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②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③网络会使人们的阴暗心理借助电脑屏幕得以无所顾忌地宣泄,使交往环境被污染
④青少年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而应该做网络的主人
①拓展了交往的范围和渠道
②使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③有利也有弊
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交往空间
①有利也有弊 ②丰富了人们的人生经验③缩小了人们交往的空间领域和对象 ④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