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广元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管领中国人民迈出了步步坚实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渐露新曙光)

材料一:“革命声传画肪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面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踏上新征程)

材料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募……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形成新道路)

材料三: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走向新辉煌)

材料四: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来来前景。

(1)、诗中的“画舫”所在地是指哪里?
(2)、材料二中的“这里”是指什么事件?
(3)、结合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4)、请回答材料四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举一反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各国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巩固政权,促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世界现代化。

材料二: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政策创新】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技创新】

材料五:青蒿一提,水二升,浸润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草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人与自然和谐要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农耕文化在认识了土壤肥力与农作物收成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注重保持土壤肥力,种养结合。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质状况,选择种植不同特性的作物……二十四节气是先民们在长期的农业实践活动中的生产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不同的节气农时有不同的生产要求,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这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摘编自黄巧玲《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价值》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土壤肥力是农作物收成的唯一影响因素。( )

B:农作物种植要依据不同的节气农时。( )

C: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观,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工业城市周边的河流既为机器运转提供动力,又成为城市内工厂排放污水的极佳场所……煤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原料后,使得工厂林立的工业城市中“充满了以硫氧化物、碳氧化物为主体的烟尘、湿雾和有害气体”……经过城市思想先驱的探索与实践,英国开始转变地方自治传统和自由主义倾向,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物质环境实施干预,并逐步发展为中央统一制定的公共法案。“工业城市充分利用全国兴起的市政机构改革热潮,建立起职能完善的地方政府,并在中央法案的授权下比较积极地开展城市治理实践。”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工业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概括英国为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8.5%、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原油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7%、天然气消费量占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能源消费总量的4.7%、核能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8%、水力发电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2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4)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是如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5)综上,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你拟定一则宣传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