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内蒙古包头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为此,他们进行的实践活动(   )
A、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有利于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举一反三

追寻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走进英雄——体会责任担当】

(1)请从以上两位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英雄事迹及贡献。

任务二   【绘制导图——梳理探索历程】

(2)以下表述是从上图示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上图示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

②图示A、B空白处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3)根据图示信息,概括这一探索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   【阅读党史——感悟思想曙光】

1919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

1920年初,北京的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到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调查他们悲惨的生活状况。邓中夏等到长辛店向工人作革命宣传。

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建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任务四   【歌声传唱——赓续红色基因】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5)结合《过雪山草地》歌词和所学知识,回答《过雪山草地》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歌曲讴歌的革命精神。

(6)结合《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家书以朴素的笔触,勾勒出亲情背后的大时代,折射出中国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家书看局势】

材料一   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漏卮不塞,足以贫民。吸烟者众,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痼癖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其肉不足食矣。愚兄正拟奏请严禁……得邀圣鉴,有旨令各督抚各抒所见,妥议禁烟章程具奏……自销化趸船鸦片二万余箱后,兴贩者不能不敛迹,吸食者亦不能不戒绝。

——编选自林则徐写给其弟林元抡的书信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的时代背景。根据所学,简述虎门销烟的意义。

【家书看变迁】

材料二   如下表所示

人物

价值观

纪晓岚(1724-1805年)

强调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

曾国藩(1811-1872年)

涵盖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方面

张之洞(1837-1909年)

主张关注国家局势,磨砺自身意志,寻求治国之道

——整理自李金旺《纪晓岚家书》、《曾国藩家书》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家书价值观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家书看情怀】

材料三   吾充吾爱汝(你,指他的妻子)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休(体谅)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摘自林觉民《与妻书》

(注:林觉民,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24岁。)

(3)根据材料三,从个人情感和民族大义的角度说明革命者的家国情怀。请你以新时代中学生的身份,向这封信的作者写一段致意的话。(不少于40字)

【家书看价值】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概括家书的价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