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踏着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耿着皮毛、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永远镌刘在人类张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二:唐朝杨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历经磨难,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三: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材料四  马夏尔尼是英国18世纪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1793年,他以庆贺乾隆入十寿展为名出使中国,建议乾隆皇帝对西方实行商业开放政策。乾隆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

(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及文字,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2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2)、材料二中提到的“高僧”是谁?
(3)、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对外交往有何贡献?
(4)、材料四中乾隆皇帝的态度体现出清朝何种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新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举一反三

习近平主席在1月17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2017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两会期间,“一带一路”依然是热点话题。“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宏伟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的起源】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謇,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西域开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咸阳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异珍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发展】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三: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材料四: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一带一路”的展望】

材料五: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