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材料中横线处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为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摘编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二:某校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主题卡片。

开天辟地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嘉兴

确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阳奎兴《深刻理解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本一

费正清(最初)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决定放弃自己国家所有的传统和制度,然后把西方所有的文明和制度包括语言作为一个对应体,所以中国的进化(的动力)就是西方不断冲击中国、中国不断作出反应的过程,这就是“冲击——反应”模式。             

——袁振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文本二

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写出文本一、二中费正清和陈旭麓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进化动力问题的不同观点。用19世纪中后期两例重大近代化探索史实印证文本二中的划线部分。

材料二:(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不同程度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节选》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国告别了的“过时的政治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创立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变革指的什么事件?并说出知识分子们进行思想变革的目的。

材料三:1914年9月,袁世凯在告令中指出:“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故尊崇至圣,出于亿兆景仰之诚。

(3)材料三表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哪股思想逆流?结合所学,写出当时反对这股逆流的代表人物。(两位即可)结合所学,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材料四:1919年的这次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写出1919年的这次运动的名称。金冲及认为和以往的爱国运动相比,这次运动具有怎样的特点?(一点即可)依据材料四,指出思想启蒙和救亡运动之间的关系。
(5)结合所学,简要介绍1919年的这次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两点即可)
(6)谈一谈我们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