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A卷)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


事件

影响

A

都江堰的修筑

壮大了秦国实力,造福人民生

B

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

巩固了国家统一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D

苏联解体

形成了世界政治多极格局

A、A           B、B C、C           D、D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与俄国(苏联)的关系更显得变幻多端、色彩斑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打响后,俄国人再也不愿意站在门外看热闹了,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向英法两国表示对于“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的要求,愿意与英法携手合作。……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材料二   李大钊:“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三   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材料四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世界的政治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和平稳定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②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③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④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⑤运用克隆技术繁殖母羊“多莉”;

⑥解决机器大生产的动力问题。

材料二:

时间

国家

事件

1941年6月22日

英国

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

1941年7月3日

苏联

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1941年8月14日

美、英

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

1941年9月29日

苏、美、英

签订了英、美向苏联提供飞机坦克等军用物资和贷款以及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协议。

1941年12月8日

美国

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其他一些国家也向轴心国家宣战。

1941年12月22日

美、英

倡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经与英、苏磋商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盟国。

1942年1月1日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

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共同签署《A》,标志着B的形成。

材料三: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节选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处理重大争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只有通过大国之间的协商合作,走“大国协作”、“共同安全”的道路,才是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现实途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道义和正义是大国气象的体现。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只有各个大国“义”字当头,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处理重大争端,才能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普遍、高效、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

——节选自2016年“习近平在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