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制度篇】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经济篇】
材料三: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科技篇】
材料四: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改革篇】
材料五: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六: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民族篇】
材料七: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
时代特征 | ① | 民族融合 |
史实 | 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家具传入中原,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 |
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表》
秦朝 | 汉朝 |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
公元前221年,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 |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 |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打败匈奴,收复黄河以南土地。 | 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军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大胜,使北部诸郡得以安宁。 |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 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指出材料一出现“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王朝在巩固统一方面的共同点。
(2)写出材料二中A处和B处的政权名称。
(3)材料三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的改革中“汉化”的具体措施。(只需写出2点即可)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