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
手工业 | 丝织业技术进步 |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 |
城市 | 建康人口众多,商业活跃 |
朝代 |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 数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 数比例(%) | |
西汉 (公元2年) | 1 350万人 | 22.5 | 4 650万人 | 77.5 |
西晋太康 元年(280年) | 1 295万人 | 40 | 1 960万人 | 60 |
材料一: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 2080万 | 40% | 3120万 | 60% |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 5500万 | 65.5% | 2900万 | 34.5% |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之时,南方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逐步进入南北经济并驾齐驱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从而大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和长江两大领域的经济齐头并进。三是各族人民密切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之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已南移于东南,即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摘编自谢琳《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一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