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
治理黄河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发明水排
举一反三
{#blank#}1{#/blank#}时期的秦国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始皇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时,兴修{#blank#}2{#/blank#},促进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的生存。战国时期在成都平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blank#}1{#/blank#},主持修建了{#blank#}2{#/blank#},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下列对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关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