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飞天”凌空》同步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奥会特写:刘佳宇银光闪耀冬奥赛场

新华社记者 周凯 刘宁 沈红辉

    ①帅气地高高跃起,酷炫的转体动作,每一次翻腾都会引来阵阵惊呼。25岁的刘佳宇在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赛场刮起了中国旋风,她在欧美高手中为中国单板滑雪以及中国雪上项目夺下了一枚意义非凡的银牌。

    ②下了一夜雪之后,平昌凤凰雪上公园13日上午暖阳高照。10点,通过预赛晋级的12名世界顶级单板滑雪高手在这里展开女子U型场地的决赛角逐。

    ③决赛共有三轮滑行,取最好成绩。刘佳宇以预赛第二名倒数第二个出场。第一轮滑行,前十位选手发挥一般,美国五届冬奥会老将凯莉·克拉克以76.25分暂时领先。

    ④看到前面出场选手的表现后,刘佳宇选择难度逐步提升的战术,首轮以稳健为主,以跳跃高度取胜。她在雪道上顺畅地做出540、720度转体动作,获得85.5分暂列第一。看到分数和排名后,留着大辫子的刘佳宇对着镜头摆动身体跟观众打招呼。最后出场的美国“00后”天才选手克洛伊·金以超高跳跃和高难度转体一举拿下93.75分,将刘佳宇挤到了第二。

    ⑤第二轮滑行,刘佳宇提高难度。她连续做出900度转体的帅气动作,像飞翔的精灵在U型的池子两侧翻腾跳跃,这一整套动作干净利索,几乎没有瑕疵,观众随着刘佳宇的动作一阵阵欢腾。第二轮,刘佳宇得到89.75分。第二轮最后出场的克洛伊·金出现失误摔倒在地,仅拿到41.50分。两轮下来,刘佳宇以89.75分仅次于93.75分的克洛伊·金。

    ⑥最后一轮滑行,刘佳宇向900度和1080度转体的超高难度发起冲击,在做出了极具个性的900度转体翻腾动作后,中国姑娘再次引发全场观众赞叹高呼。可惜,她在三周转体中落地不稳,坐在了雪道上,最终只拿到49.00分。到达终点时,刘佳宇略显沮丧地拍了下双手。

    ⑦此时比赛已经没有悬念,美国观众开始为到手的金牌欢呼了。最后一个出场的克洛伊·金轻松上阵,做出了更具难度的动作,最终以98.25分夺得金牌。

    ⑧虽然冲击金牌失利,但这枚银牌依然成色十足。这是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奖牌,这也是中国单板滑雪在冬奥会上的第一枚奖牌,这还是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外,中国选手第一次在其他的雪上项目中夺牌!刘佳宇的爸爸也来到了现场,看到女儿拿到银牌后,他手拿国旗等待着女儿的出现。当刘佳宇走出赛场,父女深情拥抱,父亲眼角泛着泪水。这幸福的泪水既属于他们,也属于中国冬季运动!

    ⑨1998年单板滑雪被列入冬奥会正式项目,2003年中国成立单板滑雪国家队,2006年都灵冬奥会,中国队女子选手首次登上单板滑雪U型场地赛场。极具天赋的刘佳宇17岁就获得温哥华冬奥会第四名,索契冬奥会名列第九,终于在25岁的时候、在中国单板滑雪队征战的第四届冬奥会上,捅破了“窗户纸”,实现了重大突破!“对我来说,拿奖牌是我想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传播给大家——单板滑雪就是要寻找快乐、寻找自由、寻找自我!”刘佳宇赛后激动地说。

(1)、试概括这则新闻特写的主要内容。
(2)、这则新闻特写着重描写什么来表现刘佳宇的形象?
(3)、请你从修辞或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连续做出900度转体的帅气动作,像飞翔的精灵在U型的池子两侧翻腾跳跃,这一整套动作干净利索,几乎没有瑕疵。

(4)、文章第⑨段交代单板滑雪的发展历程和刘佳宇的赛场经历有什么作用?
(5)、请说说你对“这幸福的泪水既属于他们,也属于中国冬季运动!”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红橘甜了》,完成文后题目。
                                                                                             红橘甜了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j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桶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那-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咸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大师
      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②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③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④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⑤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⑥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⑦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⑧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⑨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⑩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⑪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

       ①近期,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说:“……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的文学。”

       ②莫言的此次获奖,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译作家们真是功不可没。由陈安娜翻译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三本小说在瑞典出版,最近一本《生死疲劳》将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翻译至国外的数量较多的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作品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译本,《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

       ③莫言的获奖感言,触及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软肋:中国文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众所周知,文化事业要走向世界,离不开翻译工作。因此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

       ④翻译工作是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文学创作、艺术创造领域的跨文化跨语言原创,并为促进上述领域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提供了具有完全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和瑞典的汉学家、出版家伦纳特·伦德贝里的努力,没有翻译家架起一座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的桥梁,那么,莫言的获奖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翻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相当深远。

       ⑤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前中国翻译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合格的翻译人才极度短缺。国内外译中有大量翻译人才,但中译外的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存在。健在的老一辈翻译家,许多人已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同时,翻译工作的商业化和金钱化,也对文学作品中译外造成巨大冲击,许多人才无法静下心来从事文学作品的中译外工作。翻译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据最近发布的《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指出,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重依次为43%、34%、10% 、5%和4%

       ⑥中国文学需进一步走向世界,必须要采取紧急的措施,重视培养翻译家队伍,特别是抓紧大力培养中译外的人才,吸引他们从事中译外的工作。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最近对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出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从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事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译外事业的国际化;三是要重视和加强中译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中国对外翻译事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要释放翻译服务业的产业潜能,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外译产业的市场效应和产业规模。相信这些建议一旦成为实施的举措,那么中国文学进一步变成世界文学将会大大提速。

       ⑦ 一个莫言,现在代表中国,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还有不少类似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因没有被翻译成外文,“藏在深闺人未识”。让更多莫言式的作家为众所周知,中国的翻译家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

(选自《东方时评》2012年12月13日,有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燕子来时

王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______ , 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影子,_______燕语呢喃,______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黯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过无边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_______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他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选自《天津日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菜园子

①那天,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就立刻赶回家,一进门,母亲就哭着说:“儿子,对不起,妈给你闯祸了。”原来,母亲见阳光好,就把她种着蔬菜的盆栽全搬到阳台上去晒,结果不小心,一个发着茂盛蒜苗的盆栽掉了下去,刚好,把一位女士的狗给砸了个正着。被盆栽砸死的狗是只贵夫人,而且贵夫人的肚子里还怀着幼崽。当母亲听说她这一盆蒜苗可能要砸出去几万块的时候,她一下就蒙了。

②我搂着母亲安慰她,说:“人没事就好,至于狗,我们赔。”晚饭母亲没有吃,我想,这一夜,母亲一定辗转难眠,隔着一道墙,我似乎听到了她重重的叹息。第二天早上,母亲对我说:“云娜现在反应不那么强烈了,孕妇最危险的时期也已经过去,你们白天都上班,我一个人待着没什么意思,想回老家去。”我拗不过她,只好送她回去。望着她那瘦小的、倔强的背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她晚年所遭受的孤独、这个城市对她的排斥,还有她不得不隐忍的委曲求全。

③晚上回家,再也没有温暖的灯光、热腾腾的饭菜,我和云娜又恢复到之前的忙碌生活中。打开冰箱,只见保鲜区满满三大屉的蔬菜,蒜苗、西红柿、辣椒,这些都是母亲的盆栽作品。再一回头,发现阳台上那些简易的塑质盆栽都不见了。

④其实,母亲完全可以不受这份累的。几个月前,妻子云娜怀孕了,她喜欢吃蒜苗,母亲听邻居们说市场里的蔬菜都有大量农药残留,孕妇吃了不好,她冥思苦想了多天,才找到盆栽这个解决办法。她去买了很多大蒜回来,一瓣一瓣剥开插进盆栽的沙土里,每日浇水,半个月左右就会发出鲜嫩的蒜苗。我还记得云娜第一次看见蒜苗盆栽的惊喜表情,她说这盆栽既能生产无公害蔬菜,又能当风景,母亲简直太有思想了。

⑤晚上临睡前,母亲打来电话说,邻居们已帮她把老屋收拾妥当,她种了一辈子的蔬菜,真的很喜欢这份营生,她还想让她的孙子吃上绿色蔬菜,所以她决定明天就去找人翻地,种一园子的菜,然后定期送到城里给我们吃。我知道我劝不住母亲,只好嘱咐她,要种菜可以,只当消遣,绝不能累坏了自己。

⑥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周末中午,我从项目现场赶回来给云娜炖汤,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让我赶紧去车站接她,她来给我们送新鲜蔬菜了。云娜听说母亲来,腾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母亲变得更瘦更黑,但精神很好,她笑着对我说:给你们带了豆角、土豆、黄瓜、西红柿、鸡蛋,还有小葱,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云娜在一旁捧着西红柿边吃边说:“这样太麻烦了。”母亲看到云娜贪吃的样子,笑得更开心,说:“就冲云娜这吃相,我也得好好种菜啊。”

⑧母亲几乎一个星期来一趟,她怕每次带多了不新鲜。从乡下到城里来回两个小时的车程,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我真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却也知劝她不住。我不想再让母亲来回奔波,每到周末便早早去母亲那里,把一堆堆新鲜的蔬菜拉回来。

⑨那天,母亲送我出门时一直闷闷不乐。我问了几遍,她才说,这一片要动迁了。我说:“不是早就说过要动迁吗?”母亲说:“是啊,可真要搬走了,还是有点舍不得,以后,没有地方给我孙子种菜了。”

⑩两个月后,母亲把二十五万的动迁款都给了我们,那一刻她目中坦然,我知道上次的赔狗事件已成为她的心魔,如今总算可以释然。

⑪儿子顺利出生后,母亲有了精神寄托,闲下来时又开始围着阳台转。云娜偷偷和我说,妈可能是想种菜了,刚好,住在顶楼的刘叔要把阁楼租出去,这是我们送给母亲的空中菜园子。

⑫有了这间小小的阁楼,母亲的晚年生活再次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她在这个城市里终于有了自己专属的菜园子,母亲在那间阁楼里养了三年的蔬菜盆栽,后来又接下了接送儿子上托儿所的事,就在她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时候,她被查出胃癌晚期。

⑬那是我人生中最阴暗的日子,母亲病重,房产行业日渐不景气,事业面临危机,琐碎的日子慢慢磨蚀了我的意志,我似乎再也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拉着我的手说:“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都会好的。”

⑭母亲走的时候,正是盆栽长得最好的时候。郁郁葱葱的蒜苗像一片躲在角落里的小森林,大概是这座城市里最清新的景色了。它们的生命力很旺盛,一茬又一茬不停地生长,被割掉也还会重新再来,我想,我懂得了母亲的话: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都会好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